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加快推进各方面建设

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按照“边基建、边招人、边科研、边转化”的要求,加快推进各方面建设,科研与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边科研: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2015年争取国家以及省市各类项目33项,获得资助经费3144万元,2016年获得各类项目资助2140.9万元。其中“核医学成像用溴化镧基闪烁晶体的研发”获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资助,“离子型稀土矿钇分离新工艺及高纯化产业示范”项目获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资助。稀土光电功能材料研发平台总投资4000万元,重点推进新一代暖白光LED用红光荧光粉、抗紫外稀土改性高分子薄膜、新一代射线探测器件等项目产业化。

边基建:项目建设完成预定目标。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园区位于集美区杏林湾路,用地面积97亩,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项目于2015年10月11日开工建设,2016年12月30日工程建筑主体结构提前封顶,已完成投资1.7亿元,预计2017年底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边招人:初步建成一支科研团队。依托集美区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大厦,边组建团队、边开展科研。现有科研人员60名,60%为博士学位,40%为高级职称,超过30%拥有海外留学背景。引进6个产业化研发团队,涵盖稀土清洁分离、稀土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纳米生物医学材料、高效率稀土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研发,以及高性能电化学储能材料及系统等领域。2016年有2人入选福建省第二批特殊支持人才“双百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创新人才,1人获第八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

边转化:支撑企业成长和产业发展。成立中烁光电、奥德生物、卓厦光电、天稀科技等7家产业化公司,开展溴化镧闪烁晶体、生物医疗仪器、光谱仪器及应用等项目研发。企业创新发展方面,与赣州稀土集团合作,采用模糊萃取等技术实现对氧化钕的高纯化分离,应用该技术年产5N高纯氧化钕40吨的生产线已投产,年产值2000万,产品价格比普通氧化钕高出60%,已应用于北斗卫星天线等高技术产品;与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出规模化制备新型功能吸附材料新工艺,设计、研发和集成可用于稀土工业废水处理的特殊结构吸附设备技术,实现稀土的高效富集回收;与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合作,进行稀土资源绿色高效回收配套用新型液相支撑膜分离装备的开发及产业化;与中广核研究院签订协议,进行210Po气溶胶新型稀土基多元牺牲捕捉剂等材料、技术和装备的开发;与金旸集团签订协议,成立“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金旸高分子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启动高性能尼龙/石墨烯材料项目的研发。

留下回复

联系地址:福建省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望海路25号之一3楼;邮编:361008 © 1997 - 2024 中钨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闽ICP备05002525号-1

电话:0592-5129696,0592-5129595;电子邮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旧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