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锂电负极材料生产过程中,向其加入纳米黄色氧化钨,能使电池有较高的性价比,进而提高新能源汽车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占据着市场的主流。不过,它们却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能量密度提升空间有限等。为此,科学家着重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上的研究。
锂电正极材料技术发展趋势
正硅酸盐、层状富锂锰基、硫基正极等材料是当前研究的热门。正硅酸盐理论上可以允许2个Li+的交换,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但在释放过程,实际只有理论容量的一半。层状富锂锰基除了有高比能量外,还有价格合理的优点,此前需寻找合适的生产方法。硫基正极材料虽有高达2600Wh/kg的能量密度,但是在充放过程中易发生体积膨胀,有待改进。
锂电负极材料技术发展趋势
石墨烯、钛酸锂、纳米黄色氧化钨是此前研发热情较高的锂电负极材料。石墨烯可作为正负极导电剂,与正、负极材料复合做成复合材料,但无法作为正负极活性物质取代石墨类负极材料大批量使用。钛酸锂有较长的循环寿命,可达10000次以上,且可快速充电,比较适合用于对空间没有要求的储能领域。纳米黄色氧化钨是一款特种电极材料,理论容量达693mAh/g,有优异的电致变色,此外还有价格低廉、储量丰富、无毒等优点。
综上,纳米黄色氧化钨可作为电极材料,并用于新能源汽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