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低碳诉求走出转型困境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召开不过一日,首届中国低碳论坛暨节能减排技术应用与推广交流大会就于29日在广州召开。
面对新一轮的经济危机,中国应如何汲取改革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如何确保“十二五”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目标不落空?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专访的与会专家给予了解答。
能源瓶颈倒逼低碳发展
“早在十五届六中全会,党中央国务院就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要下降20%左右。过去五年,我们国家为实现这个节能目标,付出了巨大努力。五年下来,单位GDP的能耗累计下降了19.1%。”国家发改委CDM中心主任康艳兵认为,“十一五”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
“这些年来,中国单位GDP的能耗和碳排放已经在明显下降,下降趋势与世界平均水平完全一致。而且,我们发展工业化的单位GDP能耗强度峰值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时期发展阶段的峰值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强调,多年改革下来,中国在控制碳排放方面取得了的效果值得肯定,也拥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比如国家进行资源价格的调整,通过市场信号的准确、清晰化来引导企业、自主的节能减排。包括电价、矿石产品的价格,过去偏低,现在就希望提高价格来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市场的供求关系和环境污染的代价。”
除了价格手段,卢中原认为,信贷和税收手段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像金融系统配合节能减排,先是环保部门在全国采集排放大户的数据,然后把数据给银行系统,银行系统就会根据数据紧缩排放大户的信贷,通过贷款来限制高能耗、高排放企业、行业的发展。还有一个措施就是税收,提高‘两高一资’产品的关税,或者降低出口退税,那些企业一看,生产这些产品,出口无利润,就会自动调整生产。”
但成绩之下,实现“十二五”新一轮节能减排目标的压力也不可小觑。
“‘十一五’期间,国家能源消费总量由14亿吨标准煤涨到了23.5亿吨标准煤。五年的增幅比前20年增长还要高,这就是这五年来我们的能源这么紧张的原因。”康艳兵说。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政府才采取那么大的节能减排力度。
标准煤数据的大幅增长,仅仅是中国能源日趋紧张的一个缩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也直言,面对经济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的能源瓶颈,中国已处于重新考虑能源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
“‘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单位GDP的能耗和排放要下降16%—17%,我们在国际上主动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碳排放下降40%—45%。”卢中原说。完成这个目标,关键是经济结构转型。“如果转型比较得力,力度比较大,可能会超额完成这个承诺。”
只有转型才能赢取新优势
毫无疑问,对目前尚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低碳发展的要求在短期内还是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压力。中国将如何平衡国家整体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世界关心的焦点。
在康艳兵看来,树立属于自己的品牌,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王道”。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加工厂,占全球的一半以上甚至70%、80%,但是这种发展方式绝对不可持续。且不说资源环境,就从数量上来说,现在已经在全世界生产了70%的东西,还想靠生产这个东西使经济增速再翻两番、翻三番,这是不可能的,生产出来卖给谁?所以中国的经济社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转型,要由世界的加工厂变成世界的科技园区,否则我们没有出路。”康艳兵的举例很现实:“今年我到远大空调去调研,他们生产空调有很多铜管,我问铜管是从哪儿来的,他说都是从日本进来的。日本花1万块买我们的铜,他加工铜管回来就卖100万,那99万都被日本人赚了。为什么我们让他赚的钱,我们就不能去赚呢?”
国内当前的市场氛围也让康艳兵很担忧:“我们都在恶性竞争,但没有在质量和品牌上竞争。”
转型升级是必经之路,但也势必会大幅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这样一来,以制造业为主的珠三角众多中小型生产企业都将面临因无法达到环保要求而难以运营的困境。对此,卢中原谏言: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广东,应该发挥技术创新实力。“广东现在最重要的是要用现代信息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来改造传统制造业。一方面发展节能减排效果比较明显的战略型新兴产业、服务业;另一方面主要改造传统制造业。因为如果只是一味发展新兴产业,就算把大规模的制造业从东莞转移到粤北山区,在全省范围来说,排放还是很大,甚至会影响湖南和广西。”
余斌也认为,对于地方政府和中小企业来说,低碳发展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当传统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时,组成一条绿色的低碳发展道路,你就会在新的竞争当中,取得新的竞争优势。”
余斌说,现阶段我国体制性原因导致了结构性扭曲,主要表现为要素价格改革之后滞后和垄断,由此扭曲了资源配置,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这是当前结构调整应当着重解决的问题。
转型成不成,民生说了算
事实上,建立“两型”社会,推进低碳经济,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国家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1996年,到现在已经有15年了。”卢中原研究产业结构与地区经济发展多年:“现在的挑战就是我们的发展空间、发展权益,还有人民生活的保障和改善,该怎么办?”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卢中原表示,在这15年中,中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同时也越来越感到经济发展粗放的问题所累积的矛盾,以及结构性的难题暴露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抓住机遇,推动中国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
“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的。衡量经济转型不是看GDP,或者人均GDP在全国或本省的排位,更重要的看,发展起来后的分配,是不是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
卢中原认为,民生增长速度很快,城乡结构失衡,收入分配结构失衡,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失衡等等问题,都说明了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并没有更好的让全体人民分享,在这些方面应该要再平衡一些。
“基本的保障,包括基础教育、养老保险、医疗等等,这些民生最基本的东西有了改善,那才说明经济转型成功了。”卢中原说,就算经济增长慢了一点,但是只要结构变得合理了,老百姓实惠更多了,转型就成功了。
对于部分地方政府一味追求GDP的做法,卢中原谏言,不应该单纯追求速度:“要使速度能够适应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能够适应改善人民生活需要。这样的话,速度可能慢一点,但是因为质量和效益提高了,结构比较合理了,可持续性就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包容性也增强了。这样就能使整个社会,按照低碳发展的目标推进。”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