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看宏观经济形势
对话人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 潘建成 主持人 本报记者 许红洲 林火灿
随着上半年统计数据发布,各方对中国经济上半年的表现以及下半年的走势表现出极大关注,各种观点和看法也随之出现。
从7月19日到29日,由经济日报社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研究中心与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共同研究编制的中经产业景气指数陆续发布了二季度监测报告。这是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的第10次发布,监测行业涵盖了装备制造、石油、煤炭、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化工、家电、服装和乳制品10个行业。
这10个行业中,大多数行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投资、生产、利润及市场、价格的变化对整体经济运行有着方向性的影响。可以说,通过对这10个行业运行数据的监测和分析,不仅可以把脉产业的运行态势,还可以评价和预判宏观经济的发展走势。
那么,这10个行业运行状况究竟如何?通过对10个行业运行数据的具体分析,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国民经济上半年的整体表现?又该如何看待下半年的经济走势?
带着这些思考,依托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监测两年来获得的丰富数据,我们与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
产业整体运行态势平稳
主持人:近日,中经产业景气指数发布了二季度监测报告。从监测结果看,这10个行业目前整体运行状况如何?
潘建成:中经产业景气指数显示,二季度,这10个行业整体来看运行平稳。其中,7个行业景气指数上升,不过幅度都不大,在1点之内,只有水泥行业景气指数上升2.4点;家电、钢铁和装备制造业景气度略有回落,幅度也在1点之内。而装备制造业若剔除其中景气度明显回调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景气度则是上升的。从预警灯号看,10个行业中有8个行业处于代表运行正常的“绿灯区”,只有水泥和化工处于偏热的“黄灯区”。水泥、化工一定程度的偏热,反映出投资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总的来说,这10个行业整体运行状态是平稳正常的,没有一个行业在表示偏冷的“浅蓝灯区”运行,更谈不上在表示过冷的“蓝灯区”运行。
主持人:从具体指标数据看,这10个行业表现出哪些特点?这些特点说明了什么?
潘建成:我们说这10个行业整体运行正常,是指每个行业纵向历史比较来看的。事实上,行业间的差异还是明显的。最明显的一个差异就是轻重工业的差异。
其中,上游的石油、水泥、煤炭因为受国际大宗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的刺激以及投资需求较快增长的带动,产销呈现快速增长,企业保持良好的盈利状况,销售利润率明显高于6.2%的工业平均水平。而家电、服装、乳制品等消费类行业一方面受国际需求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受房地产调控对住房相关消费的影响,以及老百姓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市场需求相对不如上述重工业强劲,价格相对比较平稳;同时受上游产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影响,企业盈利状况有所下滑,销售利润率低于工业平均水平。
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对投资的过度依赖,消费相对不足;从工业来看,也反映出轻重工业的发展不平衡,即重工业增长持续快于轻工业的态势。
主持人:谈到这里,我们有必要先弄清楚,产业经济与宏观经济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
潘建成:产业经济与宏观经济是观察经济的不同角度,二者也是融为一体的。
事实上,每个产业都是在同一个宏观环境下运行的,所有产业共同运行的结果又形成了宏观经济形势。换句话说,对产业经济的深刻洞察,有助于了解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了解内嵌于宏观经济中的产业结构变化,对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主持人:正是由于产业经济与宏观经济密不可分,从产业运行可以看出经济大势,所以经济日报社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研究中心联手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共同研究编制的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目的就是想为我国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有用的参考指标,并且希望通过产业运行分析观察到经济发展走势,为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那么,您认为目前中经产业景气指数选择的这10个行业具有怎样的代表性?
潘建成:这10个行业大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性行业,既有重工业,也有轻工业,既有上游资源类产业,也有下游消费类产业,这些行业的发展基本上代表着整个经济发展的趋势。事实上,从规模看,这10个行业的产销差不多占整个制造业的七成左右,对整个工业的代表性是非常强的;而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工业的份额及其波动性都明显大于服务业,因此通过对这10个行业的发展方向、结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对于了解整个经济的发展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发展不会“硬着陆”
主持人:结合10个行业运行数据的分析,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国民经济上半年的整体表现?
潘建成:从前面提到的一系列监测数据来看,上半年国民经济在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下,整体运行态势是正常的。经济增长速度稳中趋缓,这是主动调控的结果,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
有些人依据经济增长的减缓提出中国经济存在“硬着陆”的风险,需要在调控上踩刹车,这与我们监测的结果不符。事实上,从监测的10个行业我们看到,在节能减排的压力下,耗能高的重工业增长仍然明显快于耗能低的轻工业的增长,说明受投资的驱动,重工业内在增长动力十分强劲,说明调控还没有到位。我们知道,“十二五”规划强调经济转型,从目前的情况看,转型的任务十分艰巨,以转型为目标的调控还没有到踩刹车的时候。
主持人:我们来对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监测指标进一步具体分析。通常来说,判断一个产业的景气状况如何,要看4个重要指标,即销售、利润、用工和投资。换句话说,重点要看企业的四个方面:产品好不好卖、企业赚不赚钱、敢不敢用工、敢不敢投资。从二季度数据看,10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数普遍保持稳定增长,多数行业投资呈现较快增长,这说明了什么?
潘建成:你说得非常对。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7%、利润同比增长28.7%,这是在去年快速增长基础上的较快增长,说明产品好卖,企业赚钱。而用工和投资数据更反映了企业家的信心。为什么美国、欧洲经济复苏一波三折,缺乏持续性?很大的一个问题是失业率居高不下,反映了企业家对未来看不清楚,信心不足,不敢用工。
两年多前,中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人数几乎持续了一年多的零增长,说明当时的中国企业家也缺乏信心。而今年上半年,工业企业用工呈现超过10%的较快增长,其中二季度装备制造业的用工增长更是达到12.4%,而且这一情况是在用工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发生的,说明什么呢?说明市场需求是稳定的,企业家对未来比较有信心,愿意多招工人,哪怕付出比较高的成本。目前不少地方出现了民工荒,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用工需求增长较快造成的。这一点,与金融危机影响下的2009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再一次表明,当前的经济增速在调控作用下的温和回落与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发生前后的情况有本质的区别,说中国经济会“硬着陆”是站不住脚的。
投资同样说明问题。当年金融危机首先影响到投资,2008年9月投资还增长29%,到10月就下滑到增长24.4%,到12月就进一步下滑到增长22.3%。而从监测的10个行业来看,今年上半年多数行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尤其是装备、水泥、服装等行业,保持40%及以上的增长,说明企业家对未来保持信心。事实上,今年二季度企业景气调查的结果也说明,目前的企业家信心处于130以上的比较景气区间,这与金融危机期间企业家信心曾跌入100以下的不景气区间也形成鲜明的对照。
主持人:数据最有说服力,通过比较才能看清真相。从就业和投资的分析,我们可以肯定,所谓中国经济会“硬着陆”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当前还有一种说法是,目前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困难,甚至要比2008年底国际金融危机时更糟糕。对此,您怎么看?
潘建成: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当前确实有一些中小企业经营上出现一些困难。企业景气调查的结果显示,2011年二季度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小型企业的景气指数为116.8,明显低于大、中型企业的154.9和135.4。不过,小型企业仍处于明显高于100的景气区间,也就是说,多数小型企业的经营状况还是良好的,而且其与大中型企业的景气差距并没有扩大。这与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二季度小型企业景气指数下滑到100以下的不景气区间是有明显区别的。
我们再从小型企业的订货、盈利、用工、投资和资金五个方面看,前四个反映企业综合经营状况的指标都处于景气区间,只有资金处于不景气区间,说明当前小型企业的困难主要集中在融资方面,资金紧张。这与金融危机影响下不少小型企业丢失市场,盈利大幅度下滑甚至亏损,不少企业纷纷裁员和减少投资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说目前中小企业的情况比2008年还糟糕是没有依据的,不能拿个别企业出现的比较大的困难去说明中小企业的整体情况。
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增强
主持人:我们刚才谈到,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去年增长基数较高的情况下,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8.7%。这很不容易。
潘建成:确实如此。这表明,目前我国工业企业总体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实体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还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今年上半年,民间投资的增长速度为33.8%,这个速度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5.6%的平均增速,更远远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14.6%的增长速度。民间投资积极性高,投资动力强劲,更是充分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强劲,经济增速出现较快回落的风险很小。
主持人:我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正在逐步增强,中经产业景气指数对10行业的监测结果也表明了这一点。中经产业景气指数在景气指数的计算上采用了独特的“双曲线”方法:红色曲线的计算方法是仅剔除了季节因素、保留了随机因素(主要为政策因素);而蓝色曲线是在剔除季节因素后,又进一步剔除了随机因素。这样,通过两条曲线的比较,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政策措施等随机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进而可以更好地对产业自身发展态势做出判断和把握。
潘建成:“双曲线”最突出的作用是,对影响产业发展的有关因素进行分解剖析。比如,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政策积极作用影响明显,拉动产业实现增长,体现为保留随机因素(主要为政策性因素)的景气指数远远高于剔除了随机因素的景气指数;2010年以来,国家加大对高耗能产业的调控,政策性因素对行业发展产生抑制作用,表现在景气指数曲线上则是剔除随机因素的指数值明显高于保留随机因素的指数值。在监测分析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各产业正在着力进行内部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加快提升产业自身发展动力。
主持人: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行业运行状况,我们设立了中经产业景气指数企业调研点。对于工业企业的这些新变化,我们在对中经产业景气指数企业调研点项目的深入调研中,也看到了。比如,我们在水泥行业企业调研点中国建材集团调研时,了解到这两三年水泥行业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大规模联合重组,在一些重要的经济区域提高了行业集中度,再通过结构调整、系统优化,主动改善供求关系,推进了市场健康发展,从而实现了行业价值的提升。
潘建成:这一调研结果有一定的代表性。最近一年多来,很多企业面临生产成本持续增长的压力,盈利空间受到一定程度挤压。而对于水泥这样的行业,还受到节能减排的政策调控压力;对于家电等出口行业企业,又面临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压力。对于企业来说,压力有时候会转化成创新的动力,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今年上半年在企业成本明显上升的背景下,盈利还保持了接近30%的快速增长,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也是“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倡导的方向。
坚持宏观调控取向不能变
主持人:我们知道,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由景气指数和预警指数两部分构成,监测指标中既有同步指标也有领先指标,所以既有跟踪监测也有前瞻预警。对于产业经济下半年的发展趋势,您做何判断?
潘建成: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仍然比较复杂。首先是国际环境在美国、欧洲债务危机影响下不确定因素在加大,不稳定因素在增多,对涉及出口比较多的行业比如家电、服装、装备来说,需要谨慎观察。其次,从政策上看,也就是我们产业监测的随机因素的影响、有保有压的影响会继续,甚至会加大。比如对水泥、钢铁、化工、有色等高耗能行业,会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可能会对消费类行业比如服装、家电等行业的发展产生进一步的促进作用。鉴于目前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十分强劲,尽管下半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我们所监测的产业保持平稳增长,不出现大的波动还是可以期待的。
主持人:在对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监测数据的分析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对经济健康发展不利的因素。您认为,主要应从哪些方面重点调整和改进?
潘建成:首先是轻重工业发展失衡,重工业明显快于轻工业的问题没有解决。这一问题的背后是投资与消费的失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济增长对投资的过度依赖。这正是经济转型需要花大力气予以修正的。“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服务业的比重要比“十一五”时期末提高4个百分点,然而,今年上半年服务业比重反而比去年上半年有所下降,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事情,这与投资消费结构失衡、轻重工业失衡所反映的问题是一致的。
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靠深化改革。比如完善对地方行政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淡化GDP类指标考核,强化民生政绩考核,改变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比如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步伐,切实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相对比重,加快完善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让老百姓有更多的钱可以用来消费,而且愿意用来消费。再比如加快资源税制改革,加快垄断型行业改革,促进资源的更加优化配置,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减少有关企业对资源对垄断的依赖。
当然,当前一些中小企业因为流动性收缩而出现一定程度的融资困难,也是需要予以高度关注的。
主持人: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经济正在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运行,没有“硬着陆”的风险,未来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但尚不足以改变经济平稳增长的态势,宏观调控的政策也因此没有必要做方向性的调整。而目前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经济长期以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经济转型任重道远,亟待通过加快改革予以解决。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