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需要知识产权支撑
虽然目前还没有精确定义,但“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词汇之一。日前,记者从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组了解到,九三学社中央的《关于把握机遇,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的提案》和台盟中央的《关于推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提案》分别被列为今年的一、二号提案。
低碳,一般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这个词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今年两会的采访中,低 碳经济、新能源、节能环保等词汇一次次被代表委员所提及,虽然角度不同、方法各异,但多位代表、委员们都表示: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科技创新,自主知识产权 更是发展低碳之路不可或缺的基石。
每当接受媒体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庆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太利都会向媒体展示一种生物复合板,它是由农作物废秸秆和农田废地膜等 按一定配比结合而成,“它不仅能变废为宝,更解决了普通板材往往不够环保的难题,将板材中的甲醛含量降到了最低。”孙太利告诉本报记者,目前,该技术已经 申请了多件中国专利,并有1件发明专利已获权,“这种促进农业清洁生产的新技术,与我们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向是一致的”。
“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通过知识产权状况摸底,在中国的低碳技术中,选择符合国情和发展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尽快制定低碳技术重点发展战略规 划,并列入‘十二五’科技发展计划及相关产业技术创新计划。”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全国政协常委、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郑楚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我国还应出台企业低碳技术研发与推广的购入抵税等激励政 策,鼓励低碳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此外,针对一些量大面广的碳减排技术,加快相关方法研究,以争取更多国际碳交易的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合作。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玉光建议,我国应该关注在低碳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权力的获取,不只是研发,要申请相应的知识产权;对于一 些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有效的领域,应该采取一种知识产权的特别审查机制;一旦一项低碳技术获得授权,国家在其推广应用时应该给予相应的扶植政策。
当前,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但如何发展仍需理性思考。“现在,各地的低碳工业园区大量出现,尤其是正在建设和规划建设的碳纤维 总生产能力严重超过市场需求,对此,有关部门必须有所作为,让低碳经济发展多点理性少点盲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高级顾问曹湘洪在接受本报 记者采访时强调。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