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战”背后是国家话语权之争
近来,中国限制稀土资源出口一事正引发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日本有媒体22日称,美日正进行“非官方”讨论,将向WTO提交关于中国限制稀土出口问题。种种迹象表明,美欧日等国家与地区试图采取“联合行动”,高调施压以促中国扩大稀土出口。
以17种金属元素为统称的稀土,是21世纪重要的战略资源,具有“工业维生素”之美誉,从民用经济领域到核能、军事、太空领域都有广泛应用。而 中国稀土一直占据着三个“世界第一”:储量世界第一,生产规模世界第一,出口量世界第一。按理说,中国应该拥有稀土资源的定价权、主导权、支配权。但可惜 的是,长期以来,由于国内对稀土的开发无度、生产无序、恶性竞争,加上西方一贯采取联手行动,即逢低吸纳、逢高打压的策略,使得稀土价格长期以来低位徘 徊,致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痛失了应有的国际话语权。
而与此同时,鉴于稀土的战略价值,世界各国对中国稀土的争夺从未停止过。20多年来,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的廉价稀土,从中 国进口的稀土除了一部分用于生产外,大部分都作为其国家的战略储备,致使中国的稀土资源过度消耗;如果按人均计算,我国目前已算是稀土资源贫乏国家。
所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鉴于在稀土无序开发上的惨痛教训,我国如今调整稀土政策与战略,重视稀土资源的开发、保护、规划,重掌本应属于自 己的国际话语权,理应是“题中之义”。但西方发达国家正拿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大做文章,指责中国拿稀土作为“外交武器”。此事背后,暗藏着对中国稀土资源国 际话语权的争夺,而这恰恰说明了一个现实: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但西方某些国家一贯的霸道与强权心态却没有变,依然执著于对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国家“大肆 掠夺原材料”的惯性思维之中。
要知道,类似石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土等稀有金属,都被各国视为关乎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对俄罗斯油气、澳大利亚铁矿、伊拉克 石油的暗中争夺,无不验证着掌握战略资源话语权的重要性。事实上,除了中国以外,美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稀土储量国,但美国出于战略考虑,于2001年封存了 稀土矿山开采,转而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的稀土,用于科技生产与战略储备;日本早从1983年就开始实施稀土战略储备,建立了国家储备和民间协作的储备制 度。而我国才刚刚开始尝试建立稀土储备体系,就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贸易制裁的“棒杀”,可谓“江湖险恶”。我们不禁要反问:美欧日可以对中国限制高科技、 尖端武器出口,中国为何不能合理管理和限制稀土等原料出口?美国放着自己的稀土不开采,却要挟中国解除出口限制,恢复中国稀土开发的“丛林法则”,其用心 十分明显。 显然,关于稀土资源的定价权、自主权等话语权的争夺,在跨国资本乃至国家资本的重重介入之下今后将会更加激烈。稀土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关乎我 国的经济转型,更关乎国家安全,我国必须逐步建立适合国情的稀土储备体系,夺回属于自己的主动权、话语权,从现在起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