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钛之都迎来了“盛花期”
钒钛之都迎来了“盛花期”
站在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历史节点,本报记者走进攀枝花———
攀枝花名片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处。1965年建市(对内称攀枝花特区,对外称渡口市,1987年更名为攀枝花市),辖东区、西区、仁和区和米易、盐边两县,面积74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5万。
攀枝花资源“富甲天下”。已探明的钒钛磁铁矿储量近100亿吨,钒的储量占全国的61%,钛的储量占全国的75%。攀枝花有占全国18%的水能资源,以及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光热资源。先后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钒钛之都等称号。
提要》》》
●在44年历史中,几代攀枝花人塑造并延续了这样一种精神气质: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开放融合。
●一个在特殊历史背景下、以特殊开发模式建设起来的工业城市,正在新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实现产业和城市的突破、转型和提升。
■攀西经济区采访组张萍郑先聪张春攀枝花机场建在山顶上。从成都出发,一小时后飞机就着陆了。沿着一条在山腰上拓出的公路,20多分钟就到达市区。当年为了建机场,建设者们硬生生把山顶削平、筑成跑道。
如果沿318国道乘汽车或沿成昆铁路坐火车,从省会成都到700多公里外这个四川最西南端的山城,要13个小时左右。
未来更加快捷。随着西攀、攀田高速的通车和丽攀高速年内动工,成昆铁路二线和丽攀昭铁路的兴建,攀枝花作为四川的西南大门,其向东、向西、向南、向北延伸的快速大通道正在打通。
变化的不仅仅是交通。群山里的攀枝花,已经迎来了“盛花期”。
拥钒钛航母的城市———
“百里钢城”华丽转身
9月1日,攀钢轨梁厂生产线钢花飞溅,火红的钢坯在万能轧机生产线上一次次传送、轧制,10多分钟后,粗短的钢坯变成了百米钢轨。
“这样的百米钢轨已被应用到时速达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上”,生产者向记者自豪地介绍。此外,这里生产的重载铁路、复杂铁路钢轨也是国内第一、世界领先,轨梁厂万能生产线共拥有35项专利。
弄弄坪2.5平方公里的山头,摆布下年产400万吨的钢铁联合企业,“象牙微雕钢城”的细腻和现代化大工业的宏大气势相互融汇,成为这个城市的立身之本。
如今,深交所挂牌上市“攀钢钢钒”致力于打造国内钒钛航母企业,攀枝花市正谋求转型。目前,全市钒钛企业已达数十家。2008年4月20日,“中国钒钛之都”花落攀枝花。在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攀钢1.5万吨海绵钛和18万吨高钛渣二期工程正在上马。
从“百里钢城”到“钒钛之都”,变化的不仅是名称,它标志着这座工业城市从资源配置向效益最大化配置“华丽转身”———首先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目前,攀枝花在钒钛磁铁矿开发中,铁利用率达68%,钒资源综合利用率达 47%。其次是产业结构调整,改变钢铁工业“一枝独大”的局面。
循环经济风生水起。在钒钛工业园区,川投公司的黄磷尾气深度净化装置投入2000多万元,经处理后的尾气可供别的企业做燃料。
【旁白】40多年来,攀枝花因钢铁而兴,以钢铁为傲。然而,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传统钢铁产业竞争力削弱。资源型城市需要谋求新的出路。合理利用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攀枝花在转型中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以花为名的城市———
从工矿区向中心城市转型
“真没想到,攀枝花这座城市如此漂亮,空气这么好。”从南京来到攀枝花采访的媒体同行,不住夸赞和感叹。
傍晚时分,漫步在金沙江边,繁茵簇拥,高楼林立,人来人往,闲适恬淡—————与喧闹轰鸣的钢城无关,恰是一幅祥和的生态人居图。
作为全国唯一以花为名的城市,攀枝花最初的容貌并不那么美丽。从最早的工矿区到传统重工业城市,再到综合性现代化大城市转型,目标定位“2015年成为百万人口大城市和川滇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撑着这座城市转型的,除了城市建筑之变,还有人居环境之变和交通之变。
攀枝花建设初期,受“先建厂,后建城”、“先生产、后生活”的建设方针影响,城市生活设施和生产厂矿毗邻而居,城市功能严重不足。如今的攀枝花市,拥有门类齐全的公共建筑,民居花园小区也如雨后春笋。2008年底,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7.8平方米增加到24.24平方米。
2005年6月,在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中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名单中,攀枝花赫然在目。震动之后是奋起。此后,攀枝花接连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部获得通过,成功摘掉了黑帽子。
40多年来,攀枝花交通变化翻天覆地。从当初一条公路运物资,到后来成昆铁路通车,再到如今公路、铁路、飞机全覆盖。
尤为令人称道的,在攀枝花山水之间,竟有380多座桥梁———跨越攀西大裂谷的天堑,造就出攀枝花这座“桥梁博物馆”!
【旁白】在“三线建设”背景下,深山峡谷中“冒”出了攀枝花这座资源型工业城市。攀枝花市适时调整城市发展战略,完善城市功能,通过将城区工业企业转移到工业园区,集中规划建设城市布局,初步形成了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发展框架。到2020年,攀枝花将形成“十字形”高速公路对外大通道。
没有方言的城市———
一代代攀枝花人书写传奇
我们在采访中不断与“第二代攀枝花人”打交道。从攀钢的普通工人,到政府部门的干部,再到社区居民,操着不同口音。“攀枝花是一座没有方言的城市。”当地人告诉我们,没有方言,是因为这里有太多的方言,“攀枝花没有‘外地人’”。
一座仅有40多年历史的移民城市,创造了太多的辉煌,也留下了太多的传奇,让人震撼与感动。
攀钢所在地的山坡,当地人称“弄弄坪”。这里原是一处金沙江边的不毛之地,上世纪60年代只有1棵攀枝花树、7户人家。据说“弄一弄就平了”,就是它名字的由来。
然而历史并不那么简单。1965年国家确定开发攀枝花战略之后,全国各地抽调的5万多名干部职工,在这片荒山野岭、干旱酷热的河谷地带,住席棚子、“干打垒”,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需要两三年才能完成的建设前期准备。
1970年7月1日,攀钢第一炉高炉出铁;同年10月1日,成昆铁路通车。这就是英雄的第一代攀枝花人。
在新世纪,无数第二代攀枝花人继续书写着奇迹。2007年10月31日,在四川恒为制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四川第一炉约5吨重的海绵钛出炉,标志攀枝花钛产业全流程全线打通。而这家民营企业的老板,正是成长为中坚力量的第二代攀枝花人之一。
如今,百万常住人口的攀枝花,许多家庭来自五湖四海,南北交融,普通话成为第三代攀枝花人共同的“方言”。
【旁白】攀枝花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史。在40多年的开发建设中,攀枝花市从一个不毛之地,发展为中国西部的战略资源开发基地和综合性现代化大城市,几代攀枝花人功不可没———在历史性跨越中,他们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开放融合,书写了传奇,延续着传奇。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
本站免责声明:上述文字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自身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和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同意或赞同其描述或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对上述内容又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直接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Email: sales@chinatungsten.com Tel: +86 592 5129696 Fax: +86 592 5129797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