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淘汰背后的原因,其中关键之一是,缺乏车规级的产品开发和生产制造体系和验证,这是绝大部分动力电池企业不被车企接受和认可的最大原因,也是频发发生的电动汽车安全事故背后的隐形杀手。据业界人员介绍,二氧化钼(MoO2)粉末是目前锂电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材料之一,但是,由于其在实际循环充放电过程中比容量很小以及循环性能较差的原因,迟迟没有得到商业化。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努力,研究者通过引入多级孔结构来提高二氧化钼在锂离子电池工作过程中锂离子和电子的传输速率与晶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显著提高二氧化钼的综合质量。
那问题来了,多孔二氧化钼粉末到底是怎么制备呢?相关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是以介孔碳CMK-3为模板剂和还原剂,用一步碳热还原法合成了二氧化钼纳米管,在所制得的产品基础上,再一次引入具有高导电性的碳化钼(Mo2C)材料来提高其充放电比容量和改善循环性能。在这里还应该注意的是,仍需要采用一步碳热还原法,通过控制前驱物三氧化钼和CMK-3的比例成功合成了具有多级孔结构的MoO2/Mo2C纳米管。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锂电负极材料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碳负极材料,如人工石墨、石墨烯、中间相碳微球等;2、锡基负极材料,包含锡的氧化物和锡基复合氧化物两种;3、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负极;4、合金类负极:包括硅基合金、锗基合金等;5、纳米级负极材料,如纳米碳管、纳米合金材料。然而,由于此前的生产技术较为有限,上述有好几类产品都为得到商业化。
多孔二氧化钼是属于纳米级锂电负极材料的一种,其性能虽然优异,但想正真大批量生产还需要较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