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大宝贝:稀土与石墨烯
隐身技术作为提高武器系统生存和突防能力, 提高武器装备隐身能力就是目前人类技术,最有效提升武器作战效能的手段。因此受到世界各军事大国的高度重视,吸波材料技术与激光武器、巡航导弹并称为军事科学上最新三大技术成就。战斗机隐身分为机体结构隐身、材料隐身、主动隐身等多个方面,而隐身吸波材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中国作为研制吸波材料的后起之秀,仅仅在20年时间就达到了美军第三代吸波材料的水平,要多亏了中国地下藏着的两样宝贝。
所谓吸波材料是指能够将外部入射到其表面的电磁波、雷达波最大限度地进入其中,同时还能够将这些电磁波能量转变成其它形式的能量并发散出去,从而达到减少或消除电磁波反射目的的一类隐身材料技术,简单讲,这类材料作为涂层刷在武器表面,能让雷达波不反射回去,从而实现在雷达下的“隐身”目前世界上隐身吸波材料已经发展处四代,但不管哪一代材料都与镧和钆这两种稀土材料有关,没有稀土,还造什么隐身飞机? 实际上,稀土是现代军事技术的最基本维生素,特别是现代高科技信息化装备,几乎从里到外都离不开稀土,比如现代制导导弹武器的引导头,世界上大名鼎鼎的美制“爱国者”导弹的制导系统中就使用了大约5至6千克的钕铁硼等稀土磁体,来帮助其完成精确制导系统工作。
此外,稀土磁体还可以用于战斗机和舰船的内部驱动电动机、以及转动制导导弹的方向舵,据了解,现代导弹、自行火炮、舰船和战机的制导系统和火控雷达100%含有稀土材料中的14种元素,没有稀土,美国和日本的高技术国防工业立马就要停摆。 没有钢铁,美日和西方国家可以采购澳大利亚的钢铁,但没有中国出口的稀土材料,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国内稀土战略储备就会在1年内耗尽,而世界稀土材料出口90%在中国,世界稀土资源的60%也在中国,中国不出口别的产品,西方国家还能够转移他国来采购,但要是中国不出口稀土,后果可想而知。西方媒体有一句非常形象的比如,“稀土是中国捏在西方脖子上的那只手”。
军事专家雷泽先生有一比较形象的比喻,稀土材料就是一个“现代国防科技大树”的种子,有了稀土,就有了稀土钢、稀土球墨铸铁,而这些材料是生产高强度坦克装甲和钻地弹药的核心材料。有了稀土,就有了有色稀土合金,而这些材料是生产现代航空发动机的必备之需。 有了稀土,就有了稀土燃烧材料,这有了穿甲弹和高性能燃烧弹,有了稀土,就有了稀土永磁材料,稀土超导材料和稀土激光材料,他们是伺服电机、激光炮、激光制导炸弹、红外制导设备的必需品。
由此可见, 稀土与现代军事技术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军事专家认为,中国稀土工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军事技术的全面进步,以及军事技术的提高。
同时,还能带动了稀土工业的繁荣发展。而日美等国想方设法从中国搞稀土的形式,需要得到更多关注,如何利用好稀土这个“隐形核武器”,是我们需要好好解决的问题。
石墨烯这个东西如果没记错的话是2012年才被证实可人造存在的,实在是新的不能再新的东西。但很不幸他出生的时候是中国有了钱去搞科研的时代,而不景气的西方经济也希望能找到一个热点来搞搞技术革新,以便创造新的增长点摆脱困境。所以各方的投入都相当大。 石墨烯之所以令人着迷因为他是一个人造的单层原子膜,而人类把宏观世界的基本颗粒定义为原子,所以他就是个三维世界中的二维材料!
人造的世界已知的最坚硬(硬度高于金刚石)、最薄(可仅为一个碳原子厚)的纳米材料,因为电阻低、电子迁移速度快,可制成新型电子元件或晶体管。因为可透光、导电良好所以也可制作透明触控屏幕、光盘甚至太阳能电池。
中国就在近三年内雨后春笋般起来了一大批制造厂,基本都是些有极高学术资历又想赚点钱的科学家,走到政府一忽悠就拿了这个经费那个经费,然后企业就起来了。再先进的东西也抗不住中国多啊。瞬间产能过剩
13年12月,这距离发现石墨烯仅仅不到两年!而在那半年以后,我们还接到美国那边一个正在孵化状态的高科技公司的询盘,想买石墨烯粉末,因为他们正打算上一条Pilot Plant(小试生产线)来搞石墨烯电容器(我会说那个时候市场可能已经被中国饱和了吗?)
就石墨烯而言,是在比较高的温度下利用高纯的甲烷做原料,利用基片的催化碳氢断键特性(比如铜,镍)来使甲烷分解。分解后的甲烷产生了原子状态的碳沉积在基体表面,而逐渐以“长晶体”的形式形成了碳的薄膜,氢则聚集成为氢气。形成的碳膜只要控制得当(这又是多少科研投入……)就能获得一张宏观尺度,完美的,单原子膜,也就是一整张石墨烯! 它的纯度,单层率,尺寸都不是石墨拆解的粉末能比的。除了科幻至极的结构材料(现在还没人玩的起这个)能看得见的应用就是用做屏幕材料。因为石墨烯是透明的,导电的,就完全可以作为触屏的基体材料,而其柔韧且有一定强度(的特性更是使得柔性屏幕成为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