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反弹基础脆弱,警惕元旦后变脸
自11月下旬,有色金属创下年内新低之后就开始持续反弹。截至12月30日,沪市铜、铝、铅、锌和镍的价格已经较年内低点分别反弹了10%、13%、11.8%、13.5%和8.7%。笔者认为,减产预期、人民币汇率贬值、美联储加息之后利空出尽和金融市场动荡缓和是引发有色金属强势反弹的四大驱动力。另外,每年12月下游季节性备货也给有色金属反弹提供了阶段性的支撑。
然而,有色金属反弹是否意味着其底部已经探明呢?笔者认为,当前反弹力度越大,可能导致潜在的下行空间也越大。再加上,叠加美元长期升值压力、套息交易解除和新兴市场可能面临新一轮动荡的风险,元旦后须警惕有色金属下跌的风险。
四因素驱动有色强势反弹
首先,最大的反弹基础来源于供给端的缩减预期。自11月,有色金属价格纷纷创下新低之后,国内有色金属包括采选和冶炼企业亏损范围扩大,行业开始抱团取暖,倡议减产自救,甚至部分企业纷纷剥离相关亏损的资产,以便“断臂求生”。
从品种来看,12月1日中国10家最大的铜生产商发布联合倡议书,一致同意2016年将减少精铜产量至少35万吨,并联合要求政府收储铜; 12月28日有消息称,9家中国大型铜冶炼商已经同意明年第一季将现货铜销售量减少20万吨,并通过向银行进行库存质押获得资金;12月11日,中国14家电解铝冶炼企业开会承若已经关停的产能不再重启,已经建成的产能一年内暂不投产,年底前还将减产50万吨产能;11月20日,锌冶炼骨干企业向全行业发布倡议,计划2016年减产锌产量50万吨;11月27日,包括金川等国内8大镍生产商将在12月减产1.5万吨,2016年至少减产20%。
通过国内现货升贴水可以看出,目前这种减产预期已经导致现货市场供应过剩压力有所缓和。铜方面,截至12月29日,国内冶炼厂基本不出货,市场流动的主要是进口铜,上海市场铜现货贴水报100元~180元/吨;铝方面,上海市场铝现货从11月下旬贴水200元/吨以上变为升水70元~120元/吨,华东现货整体到货量偏低,库存下降较为明显:铅方面,上海货源较少,贸易商报价坚挺;锌方面,锌现货贴水反而有所扩大,12月29日,炼厂出货正常,市场现货充足,贸易商出货积极,只有部分小型锌冶炼企业因需求疲弱及低锌价暂停生产,因此锌价反弹可能与12月14日五矿旗下世纪锌矿结束开采有关系;镍方面,国内镍铁企业开工率较低,但进口镍充裕。
其次,人民币贬值导致有色金属价格海外市场下跌国内市场上涨。理论上,人民币贬值,进口商品到岸价、船运费等进口成本会升高,以人民币计价的商品会出现相应的上涨。如2015年“811汇改”引发人民币一度大幅贬值,国内有色金属价格也展开相应的反弹。
再次,美联储加息之后利空出尽。在美联储加息之前,由于预测存在,美元汇率会持续上涨,美元实际利率也会同步上升。在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之后,由于市场预期兑现,美元指数在资金获利平仓,美元实际利率因资金青睐美元资产而没能表现预期强劲,再加上美联储加息意味着潜在通胀可能回升,这都驱动美债价格上涨,商品短期承压。
最后,金融市场动荡缓和。在美联储加息之后,金融市场并没有如市场担心的那样出现剧烈动荡,反映市场恐慌指数的CBOE标普500波动率指数(VIX)维持在16点至20点区间的历史低位。
供需面失衡持续,有色反弹很脆弱
从供给层面来看,减产取决于有色金属的价格和生产成本。在当前的情况下,由于有色金属价格剧烈下跌,国内有色金属大多数生产商出现亏损,但是这种亏损是否会持续呢?一方面,若价格反弹,如自11月下旬至12月底,有色金属价格大多数出现超过10%的反弹,那么部分企业亏损额减少,甚至开始扭亏为盈;另一方面,物价通缩的背景下,企业减产只是权益之际,部分企业可能还是压缩成本,或者对产品进行升级。因此笔者认为这符合供给侧改革中去产能的同时实现有效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提高要素效率的核心之意。
需求端方面,笔者认为2016年中国经济更加复杂,传统经济陷入困境,需要加快改革,而改革的目标是是提高增长效率,实现向服务型经济社会转型,作为工业制造业传统的部门,其在去产能的同时,并不大可能实现更高速的增长。
潜在的风险在聚集
美联储加息可能带来的冲击不同于以往。其中新兴市场危机和套息交易解除可能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更大的风险。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而言,核心仍是自身的经济状况,美联储加息并不能改变基本面的走势,但是会加快新兴市场经济内在问题的暴露,放大了金融市场动荡的可能性。
中国弱通胀可能进一步削减有色金属的投资需求。当前,中国陷入“通缩-债务效应”,农民工工资年均15%的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农民工工资的平均涨速应该很难超过7%,再加上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下跌,铜等有色金属对冲通胀的投机需求会继续受到压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