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企碳减排项目卖不起价
近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我省两个水电项目被批准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预计年减排量为18594吨二氧化碳当量。目前,湖北省获批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项目已达79个,预计年减排量达到976.5万吨。但由于缺乏“定价权”,这些项目恐少收千万欧元。
国际买方压低价收购
所谓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是《京都议定书》规定建立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种国际履约机制。发达国家的企业,可出资购买发展中国家的相关减排项目,以冲抵其减排额度。
湖北清洁发展机制服务中心专家李刚对记者表示,交易价格的制定比较动态,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交易环境等,而买方的态度也尤为关键。目前国内很多碳交易企业对该领域的了解有限,且国内尚无成熟的二级交易市场,导致交易的定价权多掌握在国际买方手中。
资料显示,我国有关部门对碳交易指导价大约在8欧元/吨,而实际成交价在10欧元/吨左右,但据欧洲气候交易所公布的二级市场价格,基本都在12欧元/吨以上,甚至不乏20欧元/吨的成交价。以目前我省已获国家批准的CDM项目为例,总排放量达到976.5万吨,2欧元/吨的差价,总价值即接近2000万欧元。
目前并非交易好时机
在李刚看来,碳交易也存在一、二级市场之分,部分国际买家从湖北项目中购买了碳排放额度,可能也会在欧洲、北美市场再度销售出去,而不同国家的交易环境、法律对碳排放的约束程度,都会影响最终的成交价格。
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企业、项目在全球碳交易市场中处于纯粹卖方的地位,导致买方的态度往往能对成交价格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已临近《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时限——2012年,而未来发达国家对碳排放的约束力度尚不明朗,导致不少国际买家对购买碳排放额度都相当谨慎,亦可能压低收购价。“所以目前可能不是着手进行CDM尝试的好时机。”李刚建议,由于整个项目运作下来周期较长,需要经过批准、注册、签发等多个阶段,此时起头运作,未来面临的交易价格波动的风险较大。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