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4月15日撰文称,尽管印度的核武器作战能力有了很大发展,但其至少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利用潜艇构成的二次核打击能力,对中巴这两个核邻居构成威慑。
印度二次核打击能力还需数年
文章称,本周早些时候举行的核安全峰会,再次引发了媒体对南亚地区军备竞赛的猜测。表面看来,巴基斯坦生产核武器材料的活动不断升级,而且被认为是恐怖主义分子获得核武器的潜在源头,所以媒体给予了巴基斯坦高度关注,但是还应该注意到,印度似乎也在参与某种不受约束的核武竞赛。事实上,某种程度上讲,新德里的核武立场可能是奥巴马总统限制核武政策的模板。
印度似乎正在成为最没有说服力的核遏制力。从公开的关于印度军火库规模的评估数据中看出,这个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周围有两个拥有核武器的邻国 --只有10枚核弹头,而且说不定没有一枚是热核弹头。相比之下,美国有2700枚现役核弹头,俄罗斯有大约3900枚。两国还有数目可观的战略储备弹头。当然,美俄已经签署新条约,将各自的核弹头数量减少至1550枚。
新德里声称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印度2003年曾对这个说法加以修饰,称印度保留使用的权利--一旦印度遭遇化学或生物武器袭击,印度将以核武器回击。但是印度的核原则仍是保持足够强大的防卫能力和遏制能力。
美媒称,在所有的核武国家中,印度最热衷于通过双边或多边谈判,推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消极安全保证"这类协议的签订,或者保证不对无核国家发动攻击。即使像中国这样宣称不会率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也不愿意与印度签署这样的双边条约,因为中国不想给印度任何形式的拥核合法性。
这下,问题又回到了新德里的核遏制力是否有效上,以及它是否需要加强,而不是扩大它的军火库。只有拥有安全专家所谓的"确定的二次核打击能力",印度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才是可信的。换句话说,印度必须有足够的信心,保证它的资本能够在敌人第一次打击后幸存下来,这样新德里才能进行回击。
确保"第二次核打击能力"最好的机会是在潜基核武器上。而这一块正是新德里多年来发展得又慢又不平衡的地方。印度最终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进步,试航了国产核动力潜艇--尽管外界猜测其中有来自俄罗斯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并且研发出了一种搭载在核潜艇上的导弹,虽然是短程的。
但是印度至少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利用潜艇构成的二次核打击能力,对中巴这两个核邻居构成威慑。虽然许多武器控制方面的学者不愿意承认,但是文章认为,印度一旦完成这一战略工具后,将对伴随着中国军力增长的亚洲地区的战略稳定带来积极影响。
美国与印度的矛盾核关系
文章称,与此同时,有人认为,巴基斯坦不断扩大自身军火库,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与印度平等的核能力,而是为了超越印度。如果考虑到巴基斯坦军队一直保持的克制,你会发现事情很麻烦。如果不是巴基斯坦的克制,如果巴基斯坦边境成为恐怖分子攻击印度目标的基地,那么即使印度拥有传统军事优势,也很难防御攻击。
所以,印度在发展核武器方面如此漫不经心,这实在令人吃惊。当然,事情可能出现转机,只要印度真正把核武器当作国家防御的首要战略工具,或者说采纳了冷战时期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思想。
看起来有些矛盾的是,把印度视作核扩散的问题之一,而不是核扩散的解决方法之一,这样只会使新德里走上一条可怕的道路,而且越走越深。因此,美国和印度需要保持更加紧密的战略关系,带给印度战略信心,这样一来,印度的军火库才不会大幅扩张。
美印民用核能协议的批评者认为,该协议加剧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核竞赛。尽管这一协议规定,印度的大部分核反应堆必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但是新德里拒绝将试验用的快速增殖项目和本国的8座核能反应堆纳入监管范围。
在所有的军事强国中,印度是自1970年核不扩散条约生效以来,变化最少的国家。世界不能把印度排斥在核不扩散和核安全阵营之外,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媒体频繁谈及南亚地区核武器竞赛,此事却没有被华盛顿核峰会纳入官方日程表的原因。(落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