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3个月内消失
自从2008年底我国确定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货币投放量超常规地剧增,在促进经济走出低谷的同时,也带来了比较明显的副作用。在我看来,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难以为继,最晚在3个月内,宽松的货币政策就将消失。
之所以把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退出概括为消失而不是淡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淡出是一种事先有预警的退出,而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退 出将不会事先有预警;第二,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没有一个客观的纠错机制。2007年底,我国确定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在2008年6月中旬中央召 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这种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就失踪了,一直到年底才正式宣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果今年的货币政策进行调整,我认为也会采取 2008年的方式,即不会公开宣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退出,而是不再提及,一直到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才可能公开改变提法,对货币政策做出公开的重大调 整。
之所以断定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在3个月内消失,主要是由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我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发生了严重变形,特别是去年的货币政策已不是适度宽松而是绝对宽松,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向了产能过剩甚 至严重过剩的行业和部门,流向了价格已经严重扭曲的房地产业。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已达到2亿吨,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已经达到10亿吨,多晶硅的 产能已经是全世界总需求量的两倍,但是,这些产能过剩的行业在建项目仍然源源不断。为了“保8”,我们托住了本来已经开始调整的房价,并且通过给房地产业 的巨额信贷,造成了房地产价格的暴涨,北京房价仅今年一季度同比就上涨了128%。高房价正在吞噬30年来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整体成果,并且成为加大社会两 极分化与社会不和谐的重大隐患。在这种情况下,调整已经走偏的货币政策就已经在所难免。
二是通胀的苗头已经开始显现。2月份,在存在春节长假的因素下PPI仍然有大幅上涨,表明我国成本推进型的通胀已经不容忽视。最近,国际油价与 铜价都创出了一年多来的新高,输入型的通胀已经成为现实威胁。这种成本推进型的通胀与输入型的通胀和国内泛滥的货币因素结合在一起,就很可能造成我国通胀 的迅速形成与快速发展,迫使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在这种情况下,二季度的加息很可能难以避免。 三是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期。现在离党的十八大召开还有两年多时间,在这个时期中,地区与地方的发展冲动往往会高于其他时期,政绩工 程与政绩GDP都会卷土重来,湖北省推出的12万亿投资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如果不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刚刚走出低谷的中国经济很快就会进入到过热的周期,产 能过剩、产业畸形问题不但不能得到有效化解,相反可能更加严重。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