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发展
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等政策措施,对保持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支撑作用。统计公报显 示,2009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5342.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增速比上年回落6.1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 16.9%,比上年加快2.1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市场运行呈逐步加快态势。分季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5%,二季度增长15%,三季度增长15.3%,四季度增长16.5%,呈现加速增长势头,季度间增幅高低相差1.5个百分点,比上年缩小1.1个百分点;月度同比增幅总体上也呈逐步加快之势。
——县及县以下零售额增速快于城市。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2009年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851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县及县以下实现零售额 40209.6亿元,增长15.7%,其增幅高于城市0.2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30.9%提高到2009年的 32.8%。
——批发和零售业贡献较大。2009年,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054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 83.8%提高到84.3%,其中零售业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6.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总体上保持较快增长,但有小幅波动,全年零售额17997.5亿 元,比上年增长16.8%。
——汽车、家居类商品销售成为亮点。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食品类商品比上年增长14%;穿类商品增长18.8%,其中服装类比上年增长 20.8%,鞋帽类增长13.8%;用类商品增长18.1%。其中汽车类增长32.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6.6%,家具类增长35.5%。
保持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的因素
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这里面既有支撑消费增长的基础因素,也有短期推动的新增因素,还有消费自身特有的刚性因素。 特别是2009年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措施的积极有效,成为拉动2009年消费品市场活跃的首要因素。
——直接提高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强了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最近5年是我国除改革开放初期外,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2003-2008年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7%,比1990-2001年平均增速提高3.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6%,比1990-2001年 平均增速提高3.1个百分点。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分别为9.8%和8.5%,继续高于最近5年的平均增长率。2010年受收入分配改革不断推 进、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落实、农民工大量返城、农产品出售得以保障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居民收入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收入水平连年较快增长、居民积累增加为消费 持续快速增长奠定基础。
——加强民生工程建设,一定程度减轻了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2009年4月份开始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社会保障投入增长较快,截至2009年11 月份,全国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同比分别增长20.8%和58.7%。民生的不断改善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城乡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有利于扩大消费。
——热点消费商品旺销,有力地促进了相关商品销售。限额以上企业汽车零售额11536.5亿元,增长32.3%,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7个百分 点;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全国共销售汽车1364.5万辆,比上年增长46.2%,同比加快39.6个百分点,创下了同比增速的历史纪 录。限额以上企业家用电器类商品零售额3154.4亿元,同比增长12.3%,拉动0.9个百分点。另外,随着商品房销售的快速增长,相关商品销售也保持 较快增长,限额以上企业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分别增长35.5%和26.6%。
——流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促进了商品流通。一是加快推进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农村流通网络得到完善。2009年,全国新建、改造 15.6万家农家店和1100个配送中心。截至2009年,全国已累计建成41.6万个农家店和1467个配送中心,覆盖了全国85%的县、75%的乡镇 和50%的行政村。“双百市场工程”实施以来,累计支持903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完成1419个建设项目。二是“农超对接”试点 范围进一步扩大。2009年,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农业部在17个省区市支持了205个“农超对接”项目,引导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农产品直接 采购基地。
——大规模促销活动推动了消费。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各地普遍开展了长时间、大范围、多形式的促销活动。2009年商务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扩大 消费、创造生活”促消费系列活动,带动各地举办大型促销活动3000多个;一些外贸企业为了缓解外需不足,也通过举办外贸大集等形式大力开辟国内市场。
——居民消费信心起到重要支撑作用。2008年下半年开始下滑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到2009年第一季度见底,其后随着我国经济的企稳回升开始缓慢稳定的回 升,年底回到了年内的高点89.1%。消费者信心指数先抑后扬的走势,反映了消费者对经济前景及收入预期的良性变化。
消费品市场较快增长势头将得到延续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仍将会进一步延续,消费品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主要依据是:
——各种促进消费政策将继续推动消费需求稳定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把增加居民消费 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今年国家将继续保持消费政策的连续性,扩大内需政策导向将促使消费需求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完善保障体系,继续实施 家电、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减征小排量车辆购置税和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等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力度,适应群众生活多样性、个性化的需要,引导消费结构不断升 级。政策的推动力将会在2010年继续发挥作用。
——支撑消费需求长期稳定增长的因素仍然强劲。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乡居民财富的积累已达一定规模,逐步进入释放期。2009年末,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 储蓄存款余额已达26.1万亿元,比改革开放初期有了空前的增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超过3000美元,进入了消费活跃和稳定增长阶段。
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和产品升级换代,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增长。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现在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产品升级换代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市场处于常买常新、销售处于不断增加状态。
新增人口增加与城镇化进程加快,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带来刚性需求。近几年,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镇新增人口每年都在1200万人以上,城镇人口 比重超过45%。据测算,每年因人口规模扩大及结构变化,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在1个百分点以上。
社会集团消费在增长。经济的发展使得公务或商务活动不断增加,社会集团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也成为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的一个因素。
——汽车和住房等相关消费将会继续引领市场热点。2009年二、三线城市汽车消费快速增长,房地产销售从低迷到快速回升,说明我国汽车和住房消费存在较大 增长空间。2010年汽车和住房消费仍将会成为带动消费升级的主导产品。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差距较大,消费结构升级呈现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梯度扩散的 态势,各种新、旧需求都可能增加。如城市中的耐用消费品在今后几年的增长点,主要偏重于正常更新、购房带动、新婚添置、升级换代等因素;农村的家用电脑、 空调、照相机、电冰箱、手机、汽车等消费需求会有较大空间,而且提升速度可能加快,将对消费的增长提供动力。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