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后产能 “绿色”指标堪当大任
2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抑制产能过剩、淘汰落后的任务十分艰巨。最近,包括钢铁、多晶硅等行业的“准入门槛”已经或即将公布;几大过剩产业的淘汰落后产能标准也即将确定。无论是“严准入”还是“促淘汰”,选择科学合理的指标都是前提,而在倡导低碳经济的今天,除了参照产能指标外,引入环保、能耗、效率等“绿色”指标来提升行业效率至关重要。 在行业标准制定中,单纯依赖产能、规模等指标固然有利于改变一些产业“小、多、散”的现状,但很难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回想去年发布的钢铁行业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设立了针对普通钢企“100万吨”和特钢企业“50万吨”的红线。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地方钢企加快重组,产能不足的企业借此顺利“达标”,但事实上,“一加一”式的简单联合之后,这些企业的生产效率并未得到根本提升。 如此一来,设门槛抑制产能过剩、鼓励企业做优做强的政策初衷将很难落实。要避免尴尬重现,有待行业标准制定者在选择指标时更重视“绿色”指标。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设立行业准入标准或淘汰落后标准的主要目的在于调控行业内的产能总量,确立行业竞争秩序、同时引导健康的行业发展方向。因此,在标准制定中,除了产能、规模等外在指标外,还需要重点引入生产效率、环保水平、技术水平等指标衡量企业内在竞争力的指标,促进企业完成“内外兼修”。 事实上,在目前我国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加剧的大背景下,针对环保、效率、技术领域设立合理的“绿色”指标更加紧迫。 首先,眼下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产业,往往是利润吸引和政策支持的共同产物,政策支持固然需要,但合理的导向性行业标准也应同步,这样才能在产业发展初期避免出现跟风上马、重复建设,而明确的环保门槛将助力企业提升技术,加大降低能耗的投入,有利于行业保持合理增速和科学发展方向。 其次,对于很多行业来说,产能规模大并不等于环保节能工作就出色,不乏有公司一味求大,只做到行业“巨人”,却远不是行业“强人”。 基于此,钢铁行业标准采纳了环保指标。然而,此前有钢铁企业表示,钢铁行业准入标准中的能耗标准过高,可行性较差。事实上,在其他行业标准的制定中,环保、效率等标尺在操作上尚不成熟的问题同样存在。 总之,在淘汰落后和确定行业准入中,尽快形成环保、效率方面科学合理的指标和考核体系“功在千秋”。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