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复7个区域规划 新经济版图成型
我国将以往的外向型增长结构转变为“外需、内需共同发展”。 近日,国务院批复的正式对外发布,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务院今年共批复了7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获批数量是前4年的总和。 今年获批的区域规划除了注重沿海布局外还开始开发沿边,从东部、南部延伸到中部、西部、东北等地;将以往的外向型增长结构转变为“外需、内需共同发 展”。其实,我国高层决策者在10年前就已经注重区域经济的发展,而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让中国经济区域协调发展显得更为迫切。 专家建议,在国家层面上,设立一个区域经济管理机构,将目前由不同部门负责的区域管理职能集中起来,统筹考虑对各地区的支持力度和方向。 【前所未有】今年连批7个区域经济规划 今年1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随后,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 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 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等7个规划。今年批复的区域经济规划数量是过去4年的总和,出台速度前所未有。 记者发现,目前,我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将包括以下经济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中部和西部。 在今年获批的区域经济规划中,“关中-天水经济区”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又一个“发动机”;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带和图们江区域将为振兴东北增添动力;江苏沿海地区被看做长三角的延长线;横琴的发展将成为珠三角又一个“助手”。 【前景展望】沿海经济区将连成“金项链” 改革开放后,我国沿海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上世纪80年代,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带火”珠三角;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拉动长三角;21世纪后,滨海新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则为环渤海地区和北部湾两地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今年批复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进一步保持了“面朝大海”的趋势,江苏沿海经济区、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带、横琴、海西经济区等4个经济区都是对我国沿海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栋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珠三角、长三角、北部湾经济区、海西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到包括辽宁沿海区域和滨海新区在内的 环渤海区域,加上今后可能获得批准的黄三角和山东“蓝色经济区”,全国沿海将连成一串漂亮的“金项链”,到2020年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时,沿海的整体 经济框架将形成。 【出台背景】金融危机让经济结构调整更迫切 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突袭我国,“外向型”经济的沿海地区遭到了近30年来最大的打击,外需一直拖我国经济增长的“后腿”。因此,我国将扩大内需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希望通过发展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来拉动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 有的专家把金融危机前的发展称为“外循环”,认为这一次的发展是向“双循环”(对内对外)转变。其实,在金融危机之前,我国的决策者早就开始进行区域经 济的协调发展:10年前提出西部大开发,7年前提出振兴东北,5年前提出中部崛起。而这场金融危机的到来,让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更为迫切。 今年批复的经济区域中,除了继续关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还批复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图们江区域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旨在推进我国东北、西部和中部的协调发展。 如今,各地新提出的区域经济规划如雨后春笋。淮海经济区时隔20多年后再被提起,环渤海地区的唐山湾也正在酝酿,“西三角经济圈”的概念今年第一次被提出。此外,黄河三角洲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庆“两江新区”都已向国务院申报。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