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资源大市迈向有色工业大市之路
赣州资源大市迈向有色工业大市之路
兴国县对萤石资源进行整合,扶持企业发展深加工,延长氟化工产业链。
“世界钨都”、“稀土王国”、“脐橙之乡”,大自然在赣州这块红土地上蓄满了经济发展的先天优势。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赣州的丰厚资源优势却未变成经济优势,“赣南人坐着‘金山’愁饭吃”曾是对这一状态的真实写照!
然而,坐吃山空从来就不是赣南人的禀性。2005年初,赣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钨、稀土、氟盐化工和脐橙产业培植成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朝着“产值超百亿元”这一光荣而艰巨的目标,全市不断整合资源、保护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深度加工、做大产业,掀起了一轮又一轮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大潮。
如今,优势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带动赣州经济发展的龙头。2008年,全市钨、稀土、氟盐化工三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已由2004年的45.34亿元,飞增到263.9亿元。昔日的革命老区,成为了世界钨和稀土加工冶炼的主要产区和集散地,迈向了有色工业大市。
如今,赣州市钨产业已由矿业经济全面转向了加工领域,产品结构从初级转向中高端,开发了超细钨粉、纳米碳化钨粉、硬质合金等深加工产品。
老区崛起百亿元产业群
赣州市黑钨的保有储量占全国的70%,世界的60%,离子型稀土储量占全国的40%,萤石资源储量也居全省之首。自上世纪初,德国传教士伯林汉在大余西华山发现大量钨矿石以来,赣州“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的美誉就开始传遍世界。
但是,拥有资源并不等于拥有财富。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赣州就曾掀起一股钨、稀土等矿产资源开采的高潮,然而由于思想观念的落后,“大矿大开,小矿放开,有水快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状态,使赣州钨业陷入了乱采滥挖、产量失控、走私贩私、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多头出口,供大于求,企业之间互相压价,国际市场趁机打压,导致稀缺的钨精矿卖成了“铁价钱”,甚至大大低于生产成本。
“整合优势资源,彻底转变发展观念。”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潘逸阳曾在很多场合坚定地表示。2005年初,市委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高瞻远瞩地提出,要把我市钨、稀土、氟盐化工和脐橙产业培植成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将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随后,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培植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工作方案》。赣州市培植四大产业集群的序幕由此拉开。
“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犹如一声惊雷,全市上下纷纷掀起了产业集群建设的热潮。做规划、扶企业、请专家、出台新政策……赣州沸腾了。资源整合、限产保价、产业招商、培植龙头、联合重组、精深加工、创新发展等一系列措施,真抓实干,招招见效。
5年时间,赣州的优势资源——钨、稀土等,终于拂去昔日的尘埃,发出夺目的光辉。到2008年,“软黄金”稀土每年开采量从1万多吨下降到7000多吨,产值却从10亿元增加到40多亿元。钨产业产值更是“牛气冲天”,2006年就轻松迈过百亿元大关,2008年达到155.45亿元。2004年,钨、稀土和氟盐化工三大优势产业累计销售收入才45.34亿元。到2008年,全市三大优势产业集群已经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3.9亿元、利税总额27.6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35.2%和40%,比2004年分别增长4.8倍和5倍。
一连串醒目的数字,见证了赣州昔日“坐着‘金山’愁饭吃”的历史已经逐渐远去。赣州由钨矿生产大市阔步迈向钨冶炼产品生产大市,从过去的钨精矿净输出市转变为钨精矿净输入市,成为全国钨矿及钨冶炼产品的主产区、集散地。
然而,产业集群建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08年底,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钨、稀土产品价格持续下滑,不少开采及深加工企业资金紧缺,发展受限。2009年上半年,赣州在全国首开先河,积极推进钨、稀土等优势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体系建设,并在全市推行钨、稀土产品收储计划,助力赣州矿业过“寒冬”。今年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矿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3.8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2.5%,实现利税总额9.5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2.86%。
5年时间,赣州依托有色资源大市的优势,逐步迈向了有色工业大市,成为了全国重要的钨、稀土生产基地。钨、稀土和氟盐化工三大优势产业集群成为了挺起赣州经济发展的脊梁。
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不断科技创新,在管理、营运和研发方面形成了强大的科技先导优势,成为国内钨行业产业链最完整的少数厂商之一。
控制开采走集约发展之路
1971年起,赣州市各地曾掀起一股稀土开采热潮。然而,由于技术和思想观念落后,许多地方的稀土开发一度“山花烂漫”,遍地“飘红”。大面积乱采滥挖,破坏了生态环境,资源大量流失,但赣南人没有从消耗宝贵资源中得到应有的回报。因为过度开采,导致国外深加工企业乘机打压价格,“黄金卖成了铁价钱”。
要集群培植优势产业,只有扭紧资源源头开关,控制开采总量、控制初加工、控制初级产品外流,掌握市场主动权。
2005年初,赣州市果断决定:把握源头,依法控制开采,走集约化发展之路。
从这年起,赣州市坚持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推出了一系列实招。
在矿山开采方面,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依法对矿山开采开展专项整治,严格执行年度指令性计划,实行钨矿山、萤石矿山的火工材料供应与开采配额挂钩,严格控制资源开采总量。
依法规范矿业权市场。通过组建国有控股的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和赣源钨业有限公司对钨和稀土资源进行战略调控。制定了《赣州市稀土矿山联合开采及转让工作方案(试行)》,对推进稀土矿产资源联合开采配置和矿权转让进行了全面规范。
实行矿产资源管理的联动机制,由矿管部门牵头,安监、环保、水保、国土、林业、公安、税务、供电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信息共享,不断规范资源开采秩序,严格执行资源限量开采。
在结束粗放型矿产开采历史并逐步掌握矿产开采权后,赣州市开始坚持大产业发展理念。按照“外引内联、互为依托、大小兼容、共同发展”的清晰思路,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依托现有企业和产业平台,积极实施资源招商战略,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拉动深加工特别是应用产品的生产。坚持以引进战略投资者为重点,支持战略投资者以资本为纽带,不断发展精深加工项目和推动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项目。同时,为增强产业发展后劲,着力实施大项目工程。
如今,赣州市优势产业的集群优势已经逐步凸显。钨、稀土产业引进了中国五矿、北京安泰科技、中科三环、横店东磁、保利科技等一批国内行业顶尖企业及美国英佛曼、美国IMQ、日本东芝、日本日亚、日本昭和、日本住友、瑞士精密磁材等国际知名企业。氟盐化工产业引进了中国中化集团、中国华星集团等国内大型企业。
“只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集约发展道路,坚持既定的发展方略,并不断加以完善,围绕赣州优势产业,依托引进的战略投资者和本土大企业,整合优势资源和产业链条,赣州优势产业集群一定能够又好又快地发展。”许多来赣州考察的专家都曾如此评价赣州的集约发展道路。
科技领航走精深加工之路
近日,记者走进赣州章源钨业新材料有限公司,但见偌大的生产车间里,只摆放着几台机器,看不见繁忙的工人穿梭其中,听不见轰鸣的机器声响,闻不到任何生产异味,地面干干净净。走进操作间才看到,一线工人端坐在电脑前,用电脑控制着生产的每个程序。“可别小看这几台机器,值好几个亿呢,大部分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我们的生产过程全在这里面完成,属于全封闭生产,工人几乎看不见生产过程,只能通过电脑操作。”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是一家崛起在大山深处——崇义的企业。近年来,通过不断科技创新,目前该公司已经是国内钨行业产业链最完整的少数厂商之一,钨粉及碳化钨粉的产销量国内排名前三、硬质合金的产销量国内排名前五。公司拥有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超细仲钨酸铵、高纯钨粉、超细晶硬质合金、纳米级碳化钨粉等9项科技成果通过了鉴定。
“走精深加工之路”,像章源钨业一样,如今赣州市越来越多的优势产业企业已经迈上这条腾飞之路。昔日的小矿山已经伴随着历史的足迹渐行渐远。
为鼓励企业精深加工发展,我市建立了三大机制。深加工企业优先发展机制,即通过编制钨、稀土、氟盐化工发展和布局规划,原矿资源优先配置给深加工企业,制定鼓励深加工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等措施,限制初级加工,扶持精深加工;资源所在地和加工所在地经济利益共享机制,即市政府出台资源所在地和加工所在地税收分配政策,全市相对统一比例,达到利益共享,促进资源向深加工企业集聚,深加工企业向产业基地集聚;部门联动服务机制,即市政府规定凡市内新改、扩建的钨、稀土、氟盐化工产业项目,均由市工业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统一审批,没有审核批准的不得批准用地、环评、安评、注册、供电等,遏制初级加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势头。
近年来,赣州市还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技术攻关、项目研发合作。联合江西理工大学建立了有色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与北京有色研究总院、厦门大学等院所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加强技术交流合作;通过举办“中国(赣州)钨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赣州)稀土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百年钨业庆典”等全国性的专业学术会议,助推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延伸精深加工链条。同时,出台了专项政策措施,在税收、用地、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重点扶持深加工企业和项目。
如今,赣州市钨、稀土产业已由矿业经济全面转向了加工领域,产品结构从初级转向中高端,并不断延伸。钨产业开发了超细钨粉、纳米碳化钨粉、硬质合金等深加工产品;稀土产业在永磁材料、荧光材料等深度加工和应用领域也有较快发展;氟化工产业开发了氢氟酸产品,并正在建设环保型制冷剂、离子膜烧碱等深加工生产线。
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赣州市已建立国家钨、稀土新材料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国家级钨和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一批企业技术中心,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技术创新专项。目前,全市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如今的赣州已经成功由有色资源大市,转身成为了逐步掌握世界话语权的真正的“世界钨都”、“稀土王国”。
在赣州“十一五”规划中,赣州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集矿产开采、生产、加工、贸易和科研为一体的有色金属产业区,成为国际知名的钨、稀土资源深度加工科研、贸易一体化的基地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
在新目标的指引下,赣州又迈上了新征程。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
本站免责声明:上述文字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自身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和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同意或赞同其描述或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对上述内容又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直接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Email: sales@chinatungsten.com Tel: +86 592 5129696 Fax: +86 592 5129797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